大变局:碧桂园、京东、阿里、腾讯强势杀入“世界500强”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7月20日,2017年度“财富世界500强”名单正式新鲜出炉,“世界500强”的名单不只一个,但能做成一个较具世界影响力品牌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财富》杂志的“500强”。
《福布斯》虽然也有一个“世界500强”,但人们谈起“世界500强”时,指向的却几乎只有《财富》那一家。虽然,有不少人牢骚满腹,痛斥《财富》“世界500强”只涉及一个指标:营收,并且酸溜溜地说一些“体量较大未必最赚钱”的屁话,但《财富》杂志不为所动,始终以“营收入”为少有指标进行排名,其自信和坚持不是那些自以为聪明的酸文人可比拟的。
不错,企业发展不只有营收额一个指标,问题是,人家《财富》也没说只有这么一个指标,你不服大可以做你的排名,比如,你可以按利润进行排名,你也可以按市值进行排名,这都是可以的,但别人的坚持也有别人的道理,如果《财富》也按市值进行排名,那和按市值排名的其它榜单又有什么差别呢?《财富》“500强”独特的品牌价值又安在?所以,私以为,苛责《财富》榜自以为比《财富》聪明的那些家伙不是鼠目寸光,就是脑子有病。况且,《财富》杂志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也有灵活性,它的排名榜单里也有利润值的展示。
闲话不说,让我们看看今年新出炉的《财富》“世界500强”里,都有哪些新面孔,当然,我们考察的目标主要放在中国企业身上。
附上榜的中国企业名单
JAT强势入榜
中国互联网有一个传说,这个传说名叫“BAT”,去年,传说之外的京东集团率先突围,杀进入财富杂志的“500强”名单,位列366名,今年京东集团再接再厉,不仅入榜,而且直接排到了261名,前进了105个名次,步伐不可谓不大,而且,京东今年开始盈利,也就是说,它走得快,但没有扯到蛋,按照经济学界部分专业人士的观点,京东的步伐还可以迈得更大,有望成为下一个“亚马逊”。
近年来,京东集团业务发展迅速,其前景也被投资界人士看好,所以,其市值连连攀升,今年6月底,京东市值一度和百度只相差7个亿,险些就要超过百度,网友纷纷传言,“BAT”要重组,要么变成“JAT”,要么变成“JBAT”,最后,百度开了一个开发大会,对人工智能(AI)大加展示和推广,市值又上来了,总算暂时摆脱了京东的追堵围打,也暂时摆脱了“JAT”、“JBAT”之类的困扰。
没想到,“2017年财富500强”一出,“JAT”模式一秒钟之内就铸成了,这就是说,抛开市值层面,在企业的体量上,京东真的踢掉了百度,和阿里巴巴、腾讯一起玩起了“JAT”的游戏,在本年度的“500强名单里”,共有6家互联网企业入围,其中美国三家,分别是:亚马逊、谷歌、Facebook,我国与美帝平分秋色,共有“JAT”三家与美帝共舞,而在这个舞台上,百度已经落单。还好,百度在市值层面总算稳固了“BAT”的格局。
刘强东:总有一天,我要把“BAT”玩成“JAT”~~(设计对白)
人文派做大公司依然有优势
随着科技化时代的到来,理工科的学子们创业越来越有优势,尤其是在互联网等高科技行业领域内更是如此。工科生的强势崛起,让文科生处境尴尬,社会上弥漫着“学文科没出息,学文科不致富“”的腔调,新出炉的“财富500强”似乎不支持这种结论,因为新晋的“世界500强”中,文科生执掌的占据大多数,这至少证明两点:文科背景的学生在高层拥有更好的竞争力;在做大企业(增大营收)这点上,文科背景的企业家也占据特别优势。
让我们来具体考察一下,今年有10家中国公司首次上榜,除了上述两家互联网服务和零售公司(阿里巴巴、腾讯)外,还包括安邦保险集团、恒力集团、阳光金控、碧桂园、苏宁云商、厦门建发集团、厦门国贸控股集团和新疆广汇。这十家企业中,除了腾讯的掌门人具有工科背景外,其余的企业掌门人皆为文科背景(至少是野战派,小学、初中或高中毕业后自学文科或商科)。
我们再把视野扩大一下,财富世界500强里的企业家中,文史哲背景的有一箩筐,其中民营企业家中,学文学的就有三个,分别是:马云(英文)、严介和(中文)、张近东(中文),学历史的有美的集团的掌门人方洪波(华东师大),学哲学的有正威国际的掌门人王文银(南京大学)。而数、理、化背景的人合起来是0。所以,传说中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以及“文史哲,没前途”似乎是不准确的。
据笔者观察,在商界,理工科背景的商业巨子能够抗衡人文派巨子的只有工科,如果单纯的文史哲PK数理化,则文史哲背景的基本要碾压数理化背景的,事实证明,这就是事实,以师范大学为例,师范大学因为没有厉害的工科,完全就是狭义的文理对决,而结果呢,师范大学的杰出校友,不论是政界还是商界,都高度集中在文、史、哲(尤其是文学)领域。
500强名单也准确显示了这点,直接上名单:马云(杭州师大英文系)、张近东(南京师大中文系)、严介和(南京师大中文系)、方洪波(华东师大历史系)。所以,若要混社会,尤其是只能去读师范大学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我们认为没用的“文科”。
就算在互联网领域,500强中的“JAT”,文科背景以2人(马云、刘强东)的优势压倒了工科背景的1人(马化腾)。所以,在数据面前,广泛流传的“社会传说”(比如说,读文科会变穷鬼)可能是个伪命题,不可当真。
碧桂园强势入围书写地产大变局
今年的榜单中,较具冲击力的房企莫过于碧桂园集团。继去年迈入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500强后,今年市场表现异常抢眼的碧桂园,正式跨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仅今年上半年,碧桂园便完成销售金额2889.1亿元,销售面积3226万平方米,两项核心指标均位居行业排名前列,以上半年的业绩论,它已经是目前全球销售规模较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碧桂园跻身全球500强,可巩固其在国内市场的主导地位。“一方面扩大了企业在全球的知名度,提升了软实力;另一方面在债务评级上也会具有一些优势,有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而随着碧桂园合同销售转为经营收入,其明后年在世界500强的位次有望继续提升”。
碧桂园去年就上过《福布斯》的“500强榜单”,但凭借63年的悠久历史,《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权威的榜单,被誉为“终极榜单”,碧桂园今年以230.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闯入,位列467名 ,毫无疑问,碧桂园新晋财富500大榜单,对强化其品牌以及市场领导者形象将大有裨益。
根据公开披露的资料,2016年,碧桂园实现营业收入1530.9亿元,同比增长35%。全年合同销售金额高达3088.4亿元,同比大增120%。而在成为首批“三千亿俱乐部”成员后,碧桂园在2017年延续了快速增长的势头,6个月实现2889.1亿元合同销售,超过万科、恒大成为行业老大,同比增幅达131%,远超竞争对手。业内人士普遍预计,按目前的势头,碧桂园或成为排名前列年销售金额超5000亿元的房企。
花旗在7月初报告中也指出,碧桂园上半年销售额令人惊喜,收入跳跃式增长,杠杆率降低,先进其他优质同业,预计夺全年销售冠军,毛利率见底回升,相信碧桂园估值重估会持续。德银则分析认为,碧桂园在三、四线繁荣城市及一、二线小城市有良好的市场定位,加上强大的销售团队,有效率的管理及高品质的产品,提升其强劲的销售额,预料碧桂园下半年会继续主动收购更多项目,销售表现将持续增强。
私以为,碧桂园在2018的“财富500强”的名次肯定会大幅跃进,甚至可能跨入前“250名”之中,做出判断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碧桂园的签约销售额正在快速转化为权益金额(营收);二是财富“500强”统计的数字是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而碧桂园还在持续扩张之中,下半年的数字会更抢眼。
坊间认为碧桂园有可能在今年成为事实上的排名前列大房企,对此,我认为很有可能,但还不敢特别保证,因为今年的房地产企业中,碧桂园、万科、恒大的营收入正处于胶着状态,最后,无论那一家胜出都是一种可能。(但三家之外的任何一家,都不可能)
除了碧桂园之外,今年还有一家隐形的房地产企业入围《财富》的“世界500强”,这家公司就是来自于福州的“阳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阳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有阳光城集团公司,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房地产开发。当然,阳光城集团的规模与碧桂园还有不少的差距,但该集团的母公司阳光控股集团实行多元化发展,今年首度入选财富500强,营收额达到了236.57亿元,排名459,总营收比碧桂园还多了6个亿。阳光控股集团董事长林腾蛟多年以来就有一个梦想:成为《财富》“世界500强”,今年终于如愿了。
巧合的是,这两个公司最近互动频繁,碧桂园集团的联席总裁朱荣斌以及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吴建斌离开碧桂园集团后都加入了阳光控股集团旗下的房地产集团阳光城集团,其中朱荣斌出任阳光城集团的联席董事长,吴建斌出任阳光城集团的执行副总裁。
朱荣斌:怎么我走到哪,哪就成了500强呢~?(设计对白)
特约撰稿:沧海逐龙
作家、历史评论家,著有《潮起潮落说汉朝》系列
免责声明:本文有关评论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